闽粤赣毗邻区烟瘴对社会文化的影响:古人理解与特点探究

烟瘴即瘴气,是动植物腐烂后所生成的毒气,当气温升高,就会逐渐生成瘴气,是一种湿热雾气,主要分布在东南、西南方向。在《后汉书·南蛮传》中记载:“南

瘴气是动植物腐烂产生的有毒气体,当气温升高时,就会逐渐产生瘴气,是一种湿热雾气,主要分布在东南和西南部。《后汉书》记载:“南方水土温热,有瘴气,十人死四五”。因此,说瘴气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是洪水猛兽,一点也不为过,病人百病丛生。云南西双版纳甚至有这样一句民谣:“十人到勐腊,九人回不了家;买棺材板要到车佛南;娶媳妇要先到普萨巴”,形容疟疾的恐怖。不过今天我们要讨论的是瘴气对闽粤赣(福建、广东、江西)相邻地区社会文化的影响。 瘴气既然危害人体健康,那应该属于医学问题。那么它对社会文化的影响有哪些?具体有哪些特点?两者之间又有何联系?

1. 古人对瘴气的认识

受限于技术条件,古人对瘴气的认识比较模糊风土人情是什么意思,因为该地区开发程度不够,而毗邻的闽粤赣地区,古代农业不发达,更是人烟稀少。这早已成为许多文人心中的固定概念。如唐代广州司马刘询在《灵表奇事录》一书中写道:“灵表一带,山川淤塞,排泄困难算命先生,多雾气成瘴起名字大全,民由此而患病。”这里对瘴气的记载比较模糊,只是对其特征作了简单的描述。其中“雾”即指山间雾气,对瘴气的形态作了基本描述。乾隆年间编纂的地方志《定南堂志》中记载:

“深山老林,夏秋季节略有瘴气,似烟非烟,似雾非雾,此为有形之相。风吹时,可闻桂菊香气,此为无形之相。染之者,常有瘴气,有腹痛、腹泻等症状,但危害不大。”

风土人情的情是什么意思_风土情话是什么意思_风土人情是什么意思

这是对瘴气形态和特征的描述。可以明显看到,随着时间的推移,对瘴气的描述愈加详细,对所引起的症状甚至气味都有一定描述。历史上瘴气给文人留下了什么印象?瘴气形成的原因在很多文献中说法不一,但描述中都明确指出了瘴气对健康的影响,严重者甚至会导致死亡。瘴气对健康的影响在上面两段中也可见一斑。明代学者杨士奇的记载中也有这样的记载:

“赣县地处长江上游,所辖十个乡镇,地处偏僻,人烟稀少,散布在山涧溪流之中,有时方圆数十里,没有一户人家。村长拿着公函来召集百姓,可能要好几天才能到家。山石沟壑深,瘴气毒雾,若不适应,冒着危险,就会生病死亡,十有八九是这个原因。”

对于瘴气危害的描述,与其他文献记载的一致,因此,通过这些文人的传播,即便瘴气逐渐少了,人们对其了解多了塔罗牌占卜,也无法改变人们对瘴气根深蒂固的印象,并将这种印象强加于整个闽粤赣相邻地区的人和事上。

风土人情是什么意思_风土情话是什么意思_风土人情的情是什么意思

二、被纳入国家刑罚体系的弊端

古代刑罚中,就有与瘴气有关的刑罚,其中流放是流放中流传较广的一种。如清朝的流放,分近犯、边犯、远犯、极犯、瘴气五级。《大清会典》中记载:

“凡被送往军队服役的罪犯,送往附近部队二千里外;送往边防部队二千五百里外;送往边防部队三千里外;送往极地边境四千里外。送往疟疾疫区者,送往极地边境的距离与送往极地边境的距离相同,具体距离以罪犯原籍地、州府为准。”

意思是流放的距离有五个等级对应,而疟疾是流放中最严重的刑罚。流放疟疾的地点取决于犯人所在的地方。这种疟疾流放刑罚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人们对疟疾的恐惧。而在明清之前,闽粤赣毗邻地区已成为公认的疟疾猖獗之地,历史上许多名人都被流放于此。如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于公元819年被流放到潮州,苏轼于公元1094年被流放到惠州(今广东惠阳)。苏辙为其兄所写的墓志铭中写到:“疟疾侵袭,夷(dàn)辱”,描述了苏轼患病的原因,而流放到疟疾肆虐之地等同于死亡的说法也逐渐被古人接受。 白居易的好友被流放到乾州(赣州)时,曾写过一首《清明送魏师鱼》诗,诗中“南去何处?此地已远”的字眼,让人有种生死相隔的感觉,生怕再也见不到面。因此,很多官员都害怕被流放到此地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这种恐惧感并没有消失,反而更加害怕这个烟雾缭绕、瘴气弥漫的地方。

风土人情是什么意思_风土情话是什么意思_风土人情的情是什么意思

3. 瘴气对闽粤赣相邻地区精神形象的影响

瘴气为何会影响民众对闽粤赣毗邻地区的观感?这和一个地区的风土人情息息相关,就如同古代中原人对北方游牧民族的印象是蛮夷一样。北方游牧民族体型比较高大粗犷,所以对体型较瘦弱、注重礼仪的中原人有一定的歧视。即便到了近代,我们也经常在网上看到关于南北歧视的争论(客观表述),所以闽粤赣毗邻地区也因为瘴气而被赋予“南蛮”的印象,这与古代瘴气地区的农业文化不发达有关。这种以该地区自然环境、风土人情等因素来判断对一个地区的印象的方法,即便到了现代,依然存在。当然,有好印象,也有坏印象,正如乾隆《澄海县志》所记载的:

“山间之气多阳刚,泽中之气多阴柔,岩石之气多刚健,树间之气多驼背,在这样的地方生活的人,未必能免受当地气候和风俗的影响。山海之气阴多阳,四时之气开多闭少。那里的人胆小怕事,性情热,久已如此。成在省城最东边,介甫属南边边。这里的风俗不但与中国完全不同,而且与江淮以南的风俗也大不相同。长黎说:隆冬时节,人或持扇,盛夏时节,人或穿厚裘,看这首诗,便可窥见一斑。”

风土情话是什么意思_风土人情是什么意思_风土人情的情是什么意思

这段话的意思是,一个地域的山、水、树、石的生长,对人的气质有一定的影响。这个地理环境、气候,可以影响外界对这个地域的认知和判断,也就是对精神形象的认知。这种理论也叫环境宿命论,更多的是一种判断的依据。福建、广东、江西相邻地区的瘴气,影响了这个地域的人文。一般来说,这样的现象并不罕见,甚至并不罕见。人们总是潜意识地认为某个地方是荒芜贫穷的周易起名,而这种观点的依据,可能是他曾经到过一个地方旅游,或者在某个网站视频上看过。

四、结论

可见,闽粤赣毗邻地区的雾凇与文化、政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。恶劣的自然环境间接影响了雾凇区的精神形象,用“穷山恶水出不羁民”(不带任何歧视)这句话更为恰当。另外,雾凇区还被当朝作为政治流放地,令古人心生恐惧,随着时间的推移,遇难者越来越多,古人心生恐惧。从地域文化的角度看,雾凇区被中原人视为蛮夷,古代雾凇区的人大多是少数民族命理,这种民族差异也成为文化歧视的原因之一。简单来说,古代的雾凇不仅是自然环境的描述,也是间接描述文化是否先进、不文明状态的形容词。

风土情话是什么意思_风土人情是什么意思_风土人情的情是什么意思

参考:

1. 龚胜生:“近2000年来中国疟疾分布变迁的初步研究”[J]. 地理学报. Vol. 48, No. 4;梅莉

2.闫长贵、龚胜生:“明清时期中国疟疾的分布与变迁”[J].中国历史地理学刊.1997.(2)。

3.周硕勋(清):《潮州府志》[Z]. 转载自清光绪十九年(1893)重印本。台北:成文出版社。1967年。

4.温春香.浅析古代烟瘴气对社会文化发展的影响——以闽粤赣相邻地区为例[J].农业考古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