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宗教发展过程中命理学,哲学思想也逐渐兴起。《易经》成书于商周时期,是一部融中国古代哲学、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于一体的巨著,被誉为中华文化的百科全书。《易经》问世以来,对我国哲学、历史、文学、宗教、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产生了深远影响。
《易经》以“八卦”来表达内涵,八卦又延伸到六十四卦,整个易经学科的核心只有三个字:阴阳、五行、八卦。
阴阳。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问题是阴阳及其相互关系,形成“天人合一”,即“大人合天地之德,日月之明,四时之序,鬼神之吉凶。”(《易·前·文言》)这里的“阴”本意是遮蔽太阳的云;“阳”本意是日出。人们看到昼夜、阴晴、冷热、月食等现象都包含着对立的两面,就把它们抽象概括为阴阳,把它们看作推动万物生成变化、主宰万物的两个基本要素。
“道”成为中国哲学的最高原理,《易经》云:“一阴一阳,谓之道。”《庄子·天下》云:“《易经》言阴阳。”可见《周易》的核心就是阐发阴阳之道。
道家以“阴阳”为基础,创立了辩证法思想,崇尚自然,追求事物“阴阳”的和谐,认为在处理主与客、物与我关系时,要“无为而为”,遵循事物发展规律,阴阳相协调。道家创始人老子在《老子》第四十二篇中说:“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星座网,三生万物。万物负阴而抱阳起名大全,奔气而和。”这里的“道”是指事物的本源,是阴阳形成的统一体。但阴阳并不是简单的融合,而是相互交融,形成一种平衡的存在状态。万物在这种存在状态中不断演化,永不停息,最终构成了世间万物。
万物背阴向阳,相互作用,成为新的和谐体。老子接着以君主谦让为例,介绍其讲学宗旨。老子认为,万事万物都是变化发展的,矛盾的双方既对立又相辅相成,既对立又统一,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融合转化。因此,他对待事物的辩证原则可以概括为“谦则有益,骄则有害”。
儒家基于“阴阳”提出了“中和”的思想,也将其视为政治命题和伦理道德的理想典范。作为儒家的创始人,孔子也十分推崇“和”,把“和”视为儒家的普遍原则。比如“中庸”就是从“阴阳”的和谐中衍生而来的。换言之,就是在“阴阳”之间寻找契合点。当然,这并不是说“中庸”就是把“阴阳”孤立出来再相加,而是要灵活地主动调整。孔子不仅将其纳入自己以“仁”为核心的哲学体系,还将“阴阳”的辩证思维融入文化理念。 《中庸》云:“吾知道道非行,智者过之,愚者不足。吾知道道非明,智者过之,不贤者不足。”大意是说,能做到的人不多,有德之人过,不贤之人根本做不到。只有把握阴阳之间的尺度,适度适当,才能行之长久。可见,在儒家学者看来,中庸不仅是一种美德,也是人们应该追求的一种崇高境界。当然,这样塑造人,是阴阳理论的理想化、人格化。
法家继承了“阴阳”的变量,整理出了一套应对世间“变量(包括生老病死)”的方法。吕不韦在《吕氏春秋》中评论了太极阴阳和谐辩证法在音乐艺术中的运用,形成了太极阴阳学说;刘安在《淮南子》中阐述了“阴阳”学说,认为之所以有无穷的存在和运动的根源,是因为其中蕴含了阴阳结构。
可见,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“阴阳”思想,这也是中国独有的思维方式,因此,它盛行于各家思想之中塔罗牌测试,也无时无刻不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。
五行。五行学说也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。齐思和在《中国历史探索》一书中说:“我国学术思想受五行学说影响最深,从政治、宗教、天文、地理、风水、占卜、医药、兵法,五行学说是主干。士大夫所想的,百姓所信奉的,都不能超出五行学说的范围。”
“五行”一词最早记载于《尚书·干室》:“有扈氏侮五行,轻三纲。”“干室”是夏启讨伐有扈氏时的誓言。文中“五行”一词的真实含义难以确定,应该是指修炼的五种方法,但可以肯定的不是“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”五行。最早将五行定义为“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”的记载,是在《尚书·洪范》中。 “箕子说:我听说过去鲧引起洪水,传播了五行。天子大怒,不给洪范九类。传统伦理道德遭到破坏。……五行是:一为水,二为火,三为木,四为金,五为土。水为滋润,火为燃烧,木为屈伸,金为随变,土为耕耘。滋润则咸,燃烧则苦,屈伸则酸,随变则辛,耕耘则甜。”这是周武王灭商十三年后,商朝贵族箕子与周武王的对话。这是一篇西周初期的文字。这里的“五行”应该是指生活中常用的五种物质,从其排列顺序来看,并无相生相克的概念,应属于早期原始朴素的五行观念。 这里的“五行”与五刑、五典、五种服饰一样,都是古人将事物分为五类的方法之一。《尚书大传·洪范》云:“水火,民食之所;金木,民劳之所;土,万物赖以生存,为民所用。”《左传·相公二十七》也云:“天生五物,民用五物,无一不可弃。”也就是说,“五行”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,人们对五行有了深刻的认识,进而发展出五行生克的理论。这是“五行”理论的起源之一。
还有四季之说,四季即春、夏、秋、冬。 四季最早见于《尚书·尧典》:“尧帝……命羲和敬天,观日月星辰起名网站 ,教人时时。命羲仲居于栲栲、长谷。日出则东方正。午时星辰明,是仲春。人心碎,鸟兽抱尾。命西蜀居于南方,南方正八卦,人心恭敬。日长,星辰明,是仲夏。人心随从,鸟兽盼和平。命河中居于西方,名美姑。日出则西方正。午时星辰空,是仲秋。人心锐利,鸟兽湿润。命河蜀居于南方,名美姑。北方,名幽都。日出之时,日短星明,是为仲冬。百姓羞涩,鸟兽乱飞。帝说:“问!”汝兮、姬何以膏三百六十六日,以闰月定四时,为一年。
《尧经》记载,尧帝任命羲、何尚任掌管天地,又任命其四个儿子掌管“春、夏、秋、冬”四时。天地之官的主要任务是观察天象确定时辰,并根据四时安排农事活动。但由于《尧经》成书时间至今难以确定,也未找到足够的材料证明其为伪造,所以尧通过观察天象大致确定了二分二至(春分、秋分、夏至、冬至)的传说仍有其价值。二分二至的大致确定是划分四季的天文学依据。“五行相生说”最早见于《管子》。 书中的《五行》、《四季》、《少官》、《轻重我》等,都是论述五行学说的重要文献,但各篇有所区别。其中《四季》包含了五方与天象、四季、气候、五行、人体、政令、灾祸等相配的体系。木、火、金、水分布在春、夏、秋、冬四个季节,东南、西北、东北四个方位各主宰三个月。土排在火之后,主宰中心,于是五行的次第就出现了。土主宰一年,“其德平和,公正无私,实辅四时,春为滋养,夏为生长,秋为聚敛,冬为闭藏。” 《吕氏春秋》《礼记·月令》和《淮南子》进一步发展了《管子·四时》的思想,形成了一个可以涵盖天下万物的庞大体系。
当然,还有五方说,殷人于甲骨文中,将自己居住的地区称为“中上”,与“东土”、“南土”、“西土”、“北土”并列,说明当时人们开始用东、南、西、北、中五个概念来确定空间方位,并将四方的风雨气候变化与五方空间方位联系起来。
八卦。八卦代表天地阴阳在生灭变化过程中发生的量变,而这些不同的量变组合起来就会形成不同种类事物的质变,如(乾)与(坤)、(兑)与(艮)、(离)与(坎)、(震)与(巽)。八卦环环相扣,其基因(阳与阴)不断被选择、组合,从三爻八卦演变为六爻六十四卦。其实,八卦是一种古老的语言,我们使用《易经》就相当于把一种古老的语言翻译成现代语言。
可见,阴阳是内容,五行是形式,阴阳的相互转化、五行的相互生克,体现了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辩证法。
“阴阳五行”哲学理念逐渐融入中国人的生活,并在天文、气象、化学、数学、音乐、医学、武术等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。
其实,从哲学角度来讲,“阴阳五行”学说确实具有一定的科学道理。
但自从汉代董仲舒提出“阴阳五行,天人合一”的学说之后,“阴阳五行”学说就从哲学转向了其他领域。比如光武帝就把它阉割成了用儒家经典的“谶语占卜之学”,并接管了一切谶语的解释权。直到现在,你仍然可以看到很多中国人用“阴阳五行”来算命、看风水、算祸福。
人们通过生辰八字和五行的分析,认为一个人的相貌、体型、性格、健康乃至一生运势都与阴阳五行息息相关,此时“阴阳五行”理论已经偏离了科学的轨道。